11 富臨集團

火鍋館起家。上市謀北上
富臨集團
楊維、楊潤全

廚師兄弟創業。三路進軍上市

我這位老友有個代號,1443。聰明的讀者可能已經知道,我講的是股票代號,1443正是我這位老友公司的股票代號,他就是剛剛躋身上市集團主席的楊維(下稱「維哥」),而他的公司就是富臨控股集團。富臨旗下現在總共有64間酒樓食肆,維哥表示可以劃分成「陶源」、「富臨」和「富臨概念」3個系列,「陶源」主攻中高檔市場;「富臨」主打粵菜及中菜,包括「富臨皇宮」、「皇室1號囍臨門」、「富臨集團」、「富臨漁港」、「囍臨門酒家」、「富臨粵之味」、「Banquet Palace」、「富臨」8個品味;而「富臨概念」則針對較年輕市場,將供應京菜和韓國菜等地方特色菜系,並主攻三千至五千平方呎的中小型餐廳。

半年前,我同維哥的親兄楊潤全(下稱「全哥」)見面,那時正值富臨籌備上市,他避重就輕,集中講了陶源的品牌故事,我還說其實很多飲食業的金漆招牌,即使幫襯了很多年都好,但一般人都不知道究竟幕後功臣是誰,而富臨集團由楊氏三兄弟所創立,全屬廚師出身。當時大哥楊潤全在深圳晶都酒店任職行政總廚,他在1992年回港,與弟弟楊維和楊基,在大角咀創辦富臨火鍋食館,主打火鍋,後來又做埋燒鵝,這種燒鵝海鮮火鍋館,當時很流行。

我問維哥公司上市多月,心情如何?他答:「非常開心,見證著公司踏入另一個里程碑,象徵著公司的成功。」在《金漆招牌》中,不少業界老友都考慮將公司上市,又甚至是現任或者曾經是上市公司主席,我成日潑冷水,飲食業做事要快,要抓緊機會,往往做咗先諗,偏偏許多業界並不熟悉法律條文,一個唔覺意有乜行差踏錯,即使不是有心也好,分分鐘搞到官司纏身。就算無風無浪,上市始終是件好昂貴的事,認真要三思而後行。維哥和我唱反調,說:「不可以用昂貴來形容,在公司立場,錢是肯定要駛的,應該是緊張刺激,其實今次已經是公司第二次考慮上市。第一次是五年前,那時剛經歷了金融風暴,大家開會之後,感覺都是怕。第二次,大家成熟很多,對將要面對處理的問題,有信心可以迎刃而解,於是大家決定上市。」

企業招賢。品牌承傳

之前兄弟班一齊打江山,只要大家傾掂數,想點搞都得,自由度好大,上市之後,要接受許多監管,很多決定要由股東議決,除了集資錢多,究竟還有些甚麼因素吸引你賺到錢要同人分?維哥說:「這個問題問得好好。一直以來公司發展至今日,主要是我三兄弟,再加另外一個股東,集資當然重要,不過不是單單為了錢,而是想將公司企業化,一路提升品牌,吸引更多人才加入,將品牌延續至三十年、五十年。如果不上市,我看不到公司怎樣可以將品牌延續下去,因為一間公司會遇到不少逆境。」簡而言之,如何將這個金漆招牌持續下去。業界之中,一個二個漸漸開始上年紀,普遍都有考慮將來公司找誰來接手?有無第二代可以接班,即使有,他願不願意接手?現在新一輩不是你剩落給他,便一定會要,他可能叫你在外邊請個人又或者頂手出去,即使他覺得你慘,肯捱義氣回來幫手,他夠不夠班又是一個問題。

上次我同全哥都傾過這個問題,全哥本來在內地當行政總廚,大可以蹺埋雙手無需要點做,但為了兄弟情,情願放棄高薪厚職,回港同兩個細佬一齊打江山,全哥說:「做兄弟的,有今生無來世,我好懂得這個道理,個人較看得開,大家自然少拗撬。」第一代齊齊摺起衫袖打江山,較容易解決問題,不過當傳至第二代,才見真章,全哥的第二代較年長,現在回公司廳面幫手,我還教路說:「那時我去讀商管,我伯爺鬧我*做生意跟我學啦!*中國人多數諗住自己教,不過如果你想他學廚,最好掟他去老友舖頭,睇下人哋點做,返來再比較吓自己點做,成長會快些。」至於全哥兩個細佬的第二代,年紀尚輕,十劃未有一撇。無論接手好?做股東好?公司企業化,廣招賢才,將來點安排都容易些。

核心業務。現金流強

我見很多老友在公司上市之後,成日睇住個股價,今日跌兩毫子,唔見幾十萬,聽日升番五毫,老婆即刻去買隻戒指,反正錢不是自己,又咁易賺,我斷估維哥你無這種心態?!他答:「我預咗股價有上有落,甚至升咗,都不會飄飄然,因為不會貿貿然賣股票,對我來說,上市主要是面對行業競爭,努力拓展生意。」過往很多嘉賓分享飲食業是高風險生意,人好難管、生意好難管,以為只需要自己做好自己,但上市之後,便要向股東交代,維哥繼續說:「我朋友話股票跌咗,我話:*你一定要承受得起才好買。*餐飲股同地產股甚至馬雲的股票不同,不會一下給你兩、三成升幅,主要睇穩定增長,投資永遠都不好將全部雞蛋放入一個籃裡面。」

餐飲股有些賺了之後,不派錢,攞去買多幾間品牌,再做多些生意,不過,股民睇住股價上升;亦有餐飲股每年派息,不過,股價就無乜上落,我問:「維哥,你哋係邊種?」他答:「我哋行年年派息,因為公司現金流比較高,有足夠資金去發展業務,加上屬現金生意,我哋的策略是將40%利潤派給股東。股價升不升,我哋控制不到,賺錢派息就得,我不會給自己壓力。」壓力必然有,但轉化做動力,免得給夥計見到後,又承受埋老闆的壓力,結果未必幫得到成件事。

「陶源」開業。驚遇沙士

全哥說他當年諗用什麼招牌,諗了許久,結果用「陶源」,寓意「「在源頭來到淘」,認真夠意頭,豈料舖頭02年在觀塘開源道啟業,不夠半年,旋即遇到SARS,全哥說:「SARS期間,成個行業陷於癱瘓,無論點努力,每晚都只是得兩、三檯客,我哋幾兄弟都未遇過,唯有不理兩檯還是三檯,都一條心做好佢,首先搞好衛生,每檯安排一個侍應,幫人客用滾水烚碗碟,加上新開張,人客感覺乾淨企理,我哋一開張,已經推$88隻鮑魚,以往鮑魚給人客感覺好高級,我想將鮑魚平民化,賣百幾蚊隻得唔得?當然唔係乾鮑,用鮮鮑、罐頭鮑,後來人客慢慢好受落。」陶源開在觀塘開源道,我相信午市問題不大,不過,晚市就難搞些。全哥接著說:「午市OK晚市就靜些,有些夥計返完早午更便放工,加上放假的放假,有些話想返鄉下,便放他返鄉下,總之公司上上下下盡量調配人手,但無炒過一個人。」沙士期間,讓我感受最深是僱主和員工的關係,好像回到七十年代,大家同坐一條船,見無生意,仲驚過老闆,個個月交咁多錢租,邊處搵錢出糧?很多夥計自願放假、減人工,總比逼老闆要揀裁那個好!

張宇人說楊維、楊潤全

有樣嘢我未講的,就是他們幾兄弟在業界之中,是少數擁有許多物業的隱形富豪之一,過往在《金漆招牌》講過,新光集團都擁有許多物業,不過,相信都不夠他幾兄弟多,單是講「富臨」系列,屬自置物業的,便有15間!他們由92年開檔,我大約由97、98年開始留意他們,到99年樓價跌,他們開始收購物業,直至2002、2003年,他們依然好勇!很多人寧買當頭起,但個市始終有日會跌,你夠不夠膽入市?定係話驚個市未喘定?去到谷底,就係賭你的信心、勇氣,當然仲要個袋有錢,否則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03 景樂集團

02 稻香集團

07 叙福樓集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