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 景樂集團

定位清晰。選址精準
景樂集團
周驪莉

餐飲世家。熱誠熱愛


早在十幾廿年前,我已經幫襯周驪莉(Anna)個集團唔少。景樂集團(King Parrot)有幾個品牌我都好鍾意,由於兒時家住尖沙咀金巴利道的關係,我對諾士佛臺可謂相當熟悉,記得早在九十年代,我有個襟兄弟由美國來港,我帶他到諾士佛臺 El Cid 吃西班牙菜,他還說︰「這裏不像會有餐廳。」我答︰「係呀。」

不過,Anna 第一次經營食肆,要推前至1978年,她在加拿大溫尼伯(Winnipeg)大學未畢業,19歲「乜都唔識」已經接手父親開辦的上海菜館,還要一開始便在失敗率極高的北美洲!早在八十年代,我已經對相識數十載的老友胡珠(新光酒樓集團創辦人)說過︰「別期望在北美洲有人會對你個品牌產生感情!有別香港,熟客可以跟你幾十年,喜慶飯聚來你處、結婚擺酒又來你處、連擺生日壽酒都係來你處!所以在北美洲,你開好個檔口,省靚個招牌,兩、三年就好迮迮侖賣咗佢,整個第二檔嘢。」 

不損人利己。另闢新天地

她笑說︰「可能我喜歡從事餐飲業,是源自我的 blood(遺傳)!」五十年代中期,Anna 的父親周寶鴻先生在中環創立老正興,可說是後來香港湧現六、七家老正興的龍頭(繼有山王老正興、老正興菜館、老正興飯店、上海老正興等等),另外,他在六十年代還經營有一間西餐廳 — 蘿蘭餐廳,Anna 13歲開始已經在蘿蘭餐廳的酒吧學調雞尾酒。那時,爸爸經常教訓她說︰「做生意,何必損人不利己!」

Anna 有三兄一弟,她和最年長的哥哥周家而性情最相近,對餐飲業同樣抱著一腔熱誠。1991年,哥哥在金巴利道開設鸚鵡吧,飲酒之餘可以玩骰盅,為市場受落,「記得哥哥話我知,整個尖沙咀佢間酒吧是最旺、最賺錢一間。」後來,鸚鵡吧帶旺了整條金巴利道,酒吧成行成市。同年,哥哥找 Anna 回港一起開餐廳,想起爸爸的教導,不想同人競爭,決定另覓「藍海」,找到了附近的諾士佛臺。「嗰時諾士佛臺一間餐廳都無,就只得一兩間老式酒吧,地點自成一角,睇中這裏,是因為租金相較金巴利道便宜,不過當初租這裏都經已知道要守。」Anna 憶述。

在找到合適舖位後,Anna 和兄長開始著手構思要做些甚麼菜式,由於父親之前經營高級西餐,1992年又已經有不少意大利和法國餐廳,她遂想起之前和兄歐遊曾到過西班牙,對細細碟的 Tapas 印象深刻、西班牙大鑊飯好味、Sangria 好飲,尤其是 Tapas 細細碟勝似香港點心一盅兩件,香港人應該會接受,於是香港首間西班牙餐廳 El Cid 便由此誕生。

菜式賣相可改。味道神髓不變 

香港請不到西班牙廚師,Anna 想到去領事館叩門,她憶述︰「領事館介紹了一位很喜歡煮食的西班牙太太給我做餐廳顧問,由她訓練香港廚師,如果你問對 El Cid 初期的食物評分,我坦承頂多只得七成。」不過,在開業兩三年後,她實現了帶廚師到西班牙考察的構想。「最重要是讓他們感受當地的文化風俗,這樣才可以煮出當地菜式的神髓。」Anna 說菜式可以改良但味道一定不可以變,好像西班牙菜不注重賣相,當地喜歡預先煮好再翻熱,但香港人則喜歡新鮮熱辣。

要帶旺諾士佛臺,不可以單靠 El Cid,於是 Anna 和兄長把握時間,在2000年逆市擴張,在諾士佛臺一幢商廈同時租下四個舖位,開了泰國菜、法國蠔吧、俄羅斯餐廳及 Club Havana 酒吧,在另一處地方又開了4間,「呢8間鋪都係我哥哥開嘅,不過開完佢就『走』咗,可能辛苦得滯。」

中西菜睇齊。重餐飲體驗

「我同哥哥有許多想法其實都非常相近,他有許多構思非常前衛,好像十幾年前他已經說過要開多些 Cafe 來拓展二十至三十歲的年青人市場,那時餐飲業仍然著眼主攻二十至四十歲的中產市場。」Anna 說。為了實現哥哥的預想,景樂集團在2000年至2003年的發展步伐其實是最快的,包括集團的第一間中菜館 — 天與地。

「我哥哥在生時講過︰『開乜都得,但千祈不好掂筷子,一掂筷子便好麻煩。』」Anna 喜歡在旅遊時取開店靈感,她解釋說︰「天與地這個概念,我在腦海中已經有了十幾年。記得我同哥哥非常喜歡日本一間叫青龍門的中華料理餐廳,每次到日本,我們總要去逛逛,雖然哥哥說過不開揸筷子的店,但我點都要留下我和哥哥的回憶。」雖然是中菜館,但 Anna 並沒有放棄她一貫注重的餐廳環境氛圍,飲食娛樂(entertainment)的概念已在她腦海中成形。發展至現在,景樂集團已擁有25個品牌,共34間餐廳。

西餐翹楚。個性品牌

對我來說,景樂集團有兩樣特別之處。一,它是九十年代在酒店以外,罕有成功經營高級西餐廳的品牌。在早年開業,不開在酒店,而又能夠生存到現在的,都是些老式上海西餐館如 Jimmy's Kitchen 和太平館,又有法國菜館 Amigo,皆因是自己鋪才頂得住。二,她每個品牌都只是開兩、三間,就本事在能夠不靠中央廚房,仍保持到每間店的水準平均,不過,這種模式賺不到個「招牌」錢(goodwill),人客試過其中一個品牌覺得可取,卻不知曉品牌與品牌之間有關聯,未能發揮協同效應。

Anna 同意說︰「要經營咁多個品牌,一點也不容易。不過,有些品牌是我自己鍾意而做,有些品牌則是因應場地合適而開發出來的成果。」早在諾士佛臺開始,她已經先選址,再配合經營策略,來決定餐廳菜系,她說︰「通常有地產同我哋搵舖,但開甚麼菜種,一定係由我決定。其實我都想賺錢,做生意一定要識計數。」

要計數要定位。摸清人流客路 

對於想創業的後生仔,Anna 分享說︰「我成日都同人講,飲食業想做老闆,不好單講自己鍾意、唔鍾意。現在租金貴,好多食肆搬到樓上舖,但其實平租,都未必一定有生意,如果你引入的食材貴,只做一市,一樣會執笠。尤其是飲食業,食材唔襟擺,所以飲食業係最快 total loss(血本無歸)的行業,唔到你捱。你話你好鍾意沖咖啡,試吓日日淨係沖俾自己飲,無需多久,你便連鬥志都無埋。」食肆無生意,食物出品無可能會好,好像你攞塊牛扒出來解凍,賣唔去都無得重新冷藏,但你一定不會丟掉,只可以想辦法開銷。

我同意做生意一定要計數,業界有個參考準則,一般租金佔開支12%、人工30%、食物成本由30至40%。Anna 接著說︰「你一定要清楚每個月成本幾多?仲要睇環境、個市點樣、食物每位可以收幾錢?同埋做咩客路都好重要,不是說今日想做OL,聽日生意唔好,想做後生仔,這樣不成。所以一定要搵一個合適的舖位,不是平租便可以,而是要睇人流同客路是否合適。」

有些餐廳開在商場會較合適,有些就要地舖;有些餐廳不需要人流,人客會來找你。好像你在屋邨地舖開間 Starbucks 一定無生意;如果你要賣雞蛋仔,單價細,要靠量大先可以做得住,人流便一定要旺。好像在第一間 El Cid 的創業階段,諾士佛臺無午市,夜晚亦不能夠像蘭桂坊般營業至凌晨兩、三點,頂多做到深夜一點左右,只得一個晚市,夜晚即使不做酒吧, 都一定要有酒,酒水利錢較高,即使人流不多、翻檯較慢,都較容易做得住。Anna 經營高檔西餐廳,針對中產客路,中產客食晚飯多數會飲酒;特色地方菜系的競爭較少,只要做出水準,人客諗起想食,自然會專程來幫襯。

Anna 說︰「香港個市場轉變好快,其實我到現在仍然不斷構思新品牌,好像現在多了後生仔消費,便要諗些啱他們品味的新店;又好似現在請人難,便要諗些可以減少僱用人手的店子,比如將餐牌簡化。」缺人手並非今日的問題,早在八、九十年代已經難請人,飲食業於是個個轉攻火鍋店,廚房只需熬個湯底,無需要多少技巧,然後將所有肉類雪硬,請幾個姐姐刨、刨、刨便搞掂,樓面請多幾個幫人客落單,無需多少人手;人客點一碟,廚房刨一碟,無多大損耗。「可惜我從來不做火鍋,可能我鍾意做一些富特色、富話題性的店,難怪人話我辛苦命。飲食業有前景,不過辛苦,我問姪女有無興趣入行,不如由我教你,她們通通諗都不諗,話呢行工作時間長、無生活(life)。」

張宇人說周驪莉

Anna 為人低調,就連業內的商會活動,都不多見她的蹤影,反而她老公 Jody 去戴副眼鏡、紮條辮仔,鬼鬼馬馬,成日見他夜晚十點幾仲巡緊舖。Anna 話她日日返工都朝十晚十,我好懷疑這個說法,在我經營飲食業時期,不過一檔茶樓、一檔夜總會,既要朝早六、七點返茶樓睇下水滾不滾,又要兼顧夜總會深夜一點最後一場騷,後來我頂唔住將尾場騷提早至晚上十時。而景樂集團有25個品牌、34間餐廳,還要大部分營業至深夜,所以 Anna 說︰「飲食業有前景,不過辛苦。」我完全同意,猶幸她有個幫得到手的老公。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02 稻香集團

07 叙福樓集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