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 太湖海鮮城

Fusion 始祖。宵夜至尊
太湖海鮮城
何竟成

「酒樓佬」典範。以舖為家

我成日講,「酒樓佬」有樣睇,而我老友太湖海鮮城董事總經理何竟成(下稱成哥),就是最佳人版。話說有次他同老婆遊完埠,晚上返香港落機。老婆問:「係咪返屋企?」何生答:「係。」上了的士,何生卻隨口對司機說:「太湖。」老婆問:「又話返屋企?!」何生理直氣壯說:「太湖咪屋企囉!」

同屬酒樓佬的我,聽罷,完全明白。特別是六、七十年代入行的一輩,一般都係日做十幾個鐘,董生(董建華)話佢朝7晚11,其實有甚麼出奇。

訪問當天,成哥一身藍西裝、白恤衫,典型「酒樓佬」裝扮,都已經透露了他的職業。飲食業就好似個大舞台,永遠是人哋放假、我哋返工,除了瞓覺之外,一起身便是著住套西裝,所以我幾十年的酒樓歲月裡,都無一套休閒服,更莫論休閒!即使去到外邊酒樓,一身藍西裝、白恤衫,都無侍應斟茶給你,只有返到自己舖頭,夥計認得我,才一個個搶住埋來斟茶。

海洋皇宮夜總會是我老子所打落的江山,而成哥早在十幾歲,便已經跟他老子入行,由最初在油雞檔做起,然後轉做廳面。成哥說:「我其實也曾經轉行,不過最後都吃回頭草,79年我在雅苑酒家任職,後來得到香滿樓老闆黃太賞識,邀請我過檔。」雅苑雖然憑野味打響名堂,但相比專做闊佬客的香滿樓,成哥此著可說是「升呢」!

八十年代,香滿樓可謂相當有名,老闆黃太本業並非從事飲食,勝在大把物業在手,最初在灣仔駱克道自置物業開第一間香滿樓;之後在太平道再開,見成哥做得有聲有色,索性購入所租用舖位;後來新鴻基郭得勝先生游說黃太在帝苑酒店開分店;全盛時期,香滿樓在香港共有6間、美國三藩市一間,近年開始回巢幫成哥手的細仔Keven便是在三藩市出世。

屢創先河。Fusion 鼻祖

成哥說:「八十年代,香滿樓和東海鍾錦都算是比較新派,好像我哋帶頭在酒樓內擺設陳列吧檯,一次過推出好多款小食,來到吸引人客;而且我哋好肯試新嘢,見到有甚麼特別食材,便叫一批回來試,好像用大大隻八爪魚切片蘸wasabi,同用蟹柳、多春魚同八爪魚來到出冷盤,此外,首創金菇牛肉卷仲用埋隻日本魚生豉油來做芡汁,用蟹柳來做鴨腳紮等等,不斷推陳出新。」

說起來,成哥可說是大亞日本食品許威望的伯樂,是很早期已經向他取金菇、大八爪魚、蟹柳和多春魚等日本食材的老主顧之一,更難得是成哥任職的是中菜酒樓!當年甚至未流行fusion一詞,廣東佬經營粵菜甚至連大閘蟹都不賣,各地方菜系壁壘分明,成哥將日本食材用到粵菜之中,可謂大膽創新。成哥補充說:「那時,我經常撞見許威望同拍檔,揸住架van仔在附近送貨,抬住一箱箱雜貨上上落落好辛苦,於是便幫他攞批貨試試。」當年,仍然任職台灣導遊的許威望正值創業初期,同成哥差不多年紀,不久之後,也就輪到成哥離巢創業,成立太湖海鮮城。

在飲食業,有本事的人一定會創業,老闆不可以期望夥計跟死你一世。成哥說:「說起來,我對黃太有所虧欠,任職香滿樓那段時間,黃太對我加以栽培,除了待遇好之外,還為我安排車和司機。89年,香滿樓斜對面有間酒樓放盤,有拍檔叫我夾一份,最初我並無想過離巢,後來黃太知道,火滾鬧我:*你一係留低、一係出去!*我年少氣盛,揀了離開。」黃太交遊廣闊,在娛樂版鬧足幾日,即使在我面前都破口大罵,其實又難怪黃太怒氣難下。但成哥其實亦無得揀,舊老闆本事,大部分舖都屬自置物業,基本上「唔憂做」,在這個情況下,拍檔需要你多過舊老闆。

深宵營業。夜茶點心

騎虎難下,成哥同幾個拍檔每人攞住幾十萬便去開檔,他們所頂手的酒樓尚餘下大批筷子套、餐紙之類印刷品,基於創業樣樣要慳的關係,成哥和拍檔決定沿用酒樓舊名 - 「太湖海鮮城」一名就此而來!論地點,太湖所在位置並非最旺地段,但勝在附近有幾間夜總會,客路夠廣,所以太湖甫開業,便已經營業至凌晨3時,務求做多幾轉生意。當年,海洋皇宮夜總會收舖,我凌晨兩點返到屋企,老婆話食宵夜,便是落成哥舖頭。

嗰時我到東莞做生意,當地人興飲夜茶,而太湖就是香港少數供應夜茶點心的地方,成哥說:「反正供應早茶點心,熱門點心每款整多十籠,起碼一日都不會壞,又無需增加人手,條數相當化算。」有時我夜晚11點幾上到去,見到一邊有人飲夜茶食點心,另一邊仲有人擺酒,別人或許會覺得奇怪,但其實好多行業11點幾先至收工來飲宴。

異軍突出,加上本身投資不大,所以才開業半年,便已經回本,之後,更在一年內開了3間分店,都是採用小本投資、深宵營業的模式,不斷複製成功,最高峰期全線9家,現在則有銅鑼灣、尖沙咀和西灣河共3家。成哥就:「飲食業只要夠專注、肯拚搏,加上腳踏實地,一定有出頭。或許有些人會說,今時今日,這套經已過時,不過作為老闆,我可以肯定對你說,只要你腳踏實地,一定會有出頭天,就算你老闆睇你唔到,隔離檯都一定睇得到。太湖股東當中,也有由熟客到後來因緣際會,入股做股東的。」

遷舖再起。上下一心

成哥未免太謙,創業路何其艱辛,在19萬飲食從業員當中,並非每位均可以成功創業,當中有不少是不斷執笠,不斷轉名再開,在失敗中摸索的。單看2011年銅鑼灣波斯富街舊舖,因敵不過業主加租而被逼遷一役,已可見成哥的堅韌。成哥說:「對我來說,都算是一個打擊,不過憑著一股拚勁,最後在銅鑼灣廣場二期9樓覓得新址,投資八百多萬重開。」

他憶述:「舊舖三層面積合共1.25萬平方呎,由最初$12萬月租,積累下來加租至$60萬,適逢年長業主過世,舖位由兒子接手打理,竟然要求租金飆升至$90萬!」雖然加租50%,在飲食業來說,仍未算誇張,有些舖位業主一加便要求一倍、兩倍升幅,不過,成哥最後平衡利害後,決定另覓新址重開!

以現時投資一間酒樓,一般需要一千萬資本來說,成哥依他喜歡輕身上路的一貫風格,新舖投資八百多萬,可謂好慳,可是成哥坦言:「以我這個年紀,才真金白銀重頭再來,還要由街舖搬樓上舖,其實相當冒險。還記得我問夥計:*有無興趣入股?*廚房師傅第一個答應支持,之後其他夥計陸續回應,但我從未想過,廚房師傅真係在次日便帶了張支票回來給我,我見他咁積極,當堂信心大增。」

可以理解的是,回想2011年的失業率平均5至6%,特別是已屆中年的夥計,要找回相同人工的職位,其實相當困難;相反,在夥計眼中,成哥已經賺夠,大可以燒炮仗退休,所以當他們見到老闆冒著未知幾時可以回本,仍然肯真金白銀將幾百萬裝修放上牆的時候,自然一條心跟你一起拚搏。

果然,新舖面積雖然大減四成,但營業額不跌反升,而且賺多過以前!成哥輕描淡寫說:「我無秘訣,就是樣樣專注些、做好些,特別是做部門阿頭的。好像晚飯送甜品,外邊一般送紅豆沙,我哋就多花點心思,送金絲蜜糖蛋散、蓮蓉芝麻球,又或者生日送壽包、紅酒,而且無論生客熟客都有,務求讓人客感覺受尊重,俾錢俾得開心。我哋做中式酒樓生意,最重要記住,今日是普通人客的,明日可能是你的貴賓。」

張宇人說何竟成

我同成哥相識幾十年,他為人隨和、淡定又謙厚,而且相當講義氣,記得我在卸任現代管理(飲食)協會創會主席之後,要搵人接手主席一職相當困難,最後搵到成哥肯捱義氣。雖然太湖海鮮城的經營模式,屬傳統中式酒樓營運管理,不過,隨著成哥持會計師牌的細仔Eleven,回到公司揸數開始,或許在不久將來,太湖將會展現全新面貌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03 景樂集團

02 稻香集團

07 叙福樓集團